位置: 首页 实时讯息

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:迎新对联,也是“第一堂历史课”

2025-09-10 18:07:00 0

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 江端 何丹莹

日前,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领先楼前,一群新生正仰头品读一副对联:“领悟楚梼晋乘语,先存南史董狐心。”有人低声吟诵,有人已经拿起手机查阅——这副对联中,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深意?这副对联出自该学院教师蔡飞舟之手,而这已是他连续第七年为迎新创作楹联。从2019年至今,七副“领先”藏头的对联,不仅成为学院的文化标识,更成为新生入学的“第一堂历史课”。

据介绍,今年的迎新对联中引用了多个重要典故:“楚梼”指楚国史书《梼杌(táo wù)》,“晋乘(shèng)”则是晋国史册《乘》,据《孟子·离娄下》记载:“晋之《乘》,楚之《梼杌》,鲁之《春秋》,一也。”这些都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官方史书。下联的“南史”“董狐”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史官。南史是齐国史官,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,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记载了他不畏权臣崔杼弑君、前仆后继执笔实录的事迹。董狐为晋国史官,因记载“赵盾弑其君”而被孔子誉为“古之良史”。蔡飞舟在选典时除了注重历史代表性,也适当融入一些非耳熟能详的典故,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。

为何坚持七年为新生写联?蔡飞舟说:“希望通过对联传递对学生读书治学的期盼,尤其提示学生重视对古代史家精神的理解与传承。”在他看来,这些对联不仅是文学创作,更是精神的延续,“告诉学子何为历史、何以治史”。

编辑:周德庆

责任编辑: 海峡都市报